
导读:《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一教学目标:
1、会写“隆、塌、挣、喷、缺、纯、冶”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女娲补天》,还认识了一些生字。现在老师想检查认字的情况。
1、复习词语:“捡石头”游戏。如果你们能读对词语,就能捡到石头帮助女娲补天了。开火车带读。
2、词语都会读了,这些红颜色的字有什么特点?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隆、塌、挣、喷、缺、纯、冶)
(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左窄右宽,但“缺”字左边不要太窄。)
(注意“窿”、“挣”、“冶”,在田字格里范写“喷”。)
屏幕显示“喷”,现在我们就重点来看“喷”在田字格里怎么写?(草字头的最后一笔是撇,“贝”的最后一笔是点。)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练写。(你也来写一个,看谁写得最漂亮。)
检查,反馈。
根据我们刚才的点评,自己再写一个。好,收起来,谁最快!
3、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二、学习课文二至五自然段
(一)、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过渡: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女娲难过极了,她仅仅是难过吗?她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2、默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女娲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汇报,反馈。(贴词条: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寻石补天。)
3、重点学习三、四段:
(1)师:这三件事,具体写了哪件事?
生:寻石补天。
师:那其他两件事就是(略写),现在请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女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求雨灭火、造船救人的。
谁来读?
她读得怎么样?
预设:(好,好在哪?从哪里看出来?)
(不好,你来读,接着问:你为什么这么读?——答:着急,从哪个词体会到的?——答:立刻)
师:谁能把立刻换成其他词?(立即、马上、赶紧……)
全班齐读。
(2)师: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也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寻石补天),补天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生:不容易。
师:请读课文3、4自然段,找出女娲补天不容易的词语或句子,边读边画,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预设学生找到短语:
(冒着生命危险、忙了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炼了五天五夜)
或句子: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谈体会:
1、“冒着生命危险”,从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什么?——生:我体会到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师:你来读一读——“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师:从“决定”这个词,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女娲不仅仅难过,而且下定决定,解救人们。
全班读。
2、“几天几夜”(拉长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说明女娲找五彩石花的时间很长,很辛苦。
3、“找啊找啊”、“终于”把这句话读一读,“于是……”,预备起——
生齐读句子。(课件)
师:你们能想象女娲在寻找纯青石的过程中去了哪些地方,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吗?
学生展开想象,小组讨论。2人反馈。
师:女娲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纯青石,多么不容易呀!请同学们自己再把这句读一读。
自读,指名读,
点评——
师:老师发现你把“终于”这个词读得比较重,能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因为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经过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
师:终于一词表示经过一个艰难的过程,最后达到目的。你能用“终于”来说一句话吗?
两生造句,师评。
(造句是错误的。如:“我终于完成了作业。”不对,谁来改一改。我们说“终于”表示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前面应该有铺垫。谁也来试试。)
(造句是正确的,点评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如:他花了一个小时,终于把作业完成了。——他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才把作业完成的。这个句子有铺垫。还有谁想来。)
(倘若学生没找到“炼了五天五夜”,提醒:女娲除了寻石不容易,炼石呢?)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这几句描写女娲补天不容易的句子读一读吧。(看课件读句子)
生齐读。
(3)师: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五彩石找齐了,她是怎样炼石补天的呢?生默读第四自然段。
师:好,请同学们拿起笔,画一画女娲炼石补天时动作的词语,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生画表示动作的词。反馈:
(挖、放、冶炼、装、端、对准、泼、补好)
师:这些动词用得好不好呢?为什么?
生:用得好,用词很准确,(除了用词准确生动,你还体会到什么?)写出来了女娲补天很辛苦。
师:这段话运用了这些动词把女娲补天的过程写得这么具体、生动。平时我们写作文也用上这样的写作方法,一定能把事情写得更具体、生动、吸引人。
师:同桌之间读一读吧,体会作者是怎用运用这些动词把女娲补天的过程写具体的。
师:动作描写,有先有后,你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来复述这段话吗?同桌商量一下这些词应该怎么用比较好。
两生反馈。
师:女娲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自己的决定,大家还记得她的决定吗?
生读句子。(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 ……此处隐藏8236个字……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三是习得阅读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夸父追日》的学习中,并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二、学情分析
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好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能力;展开想象,感悟文字所蕴含的画面。
3、在读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喜欢阅读神话故事。
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精神和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借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几个神话故事的题目,让学生明白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
2、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看老师写课题,提醒“补”字的写法,读课题。)
3、题目中哪个词让我们感觉到了神话的色彩?(补天)“补天”,你有什么感觉或想法?提出质疑。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提醒他们注意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正确。
2、出示生字词,以指名读、齐读、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强调“挣”是个多音字,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冶”字从金文到楷字的演变过程以及解释“冶炼”的意思,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冶炼”。
3、联系题目,概括课文内容。
(三)聚焦重点,诵读品味。
学习第一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划出女娲为什么补天的句子。指名读。
课件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2、推荐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再把你感觉到可怕的词语画出来。
生汇报后,师引读:
师:是啊,多可怕啊!本来蔚蓝的天空,现在——
本来充满欢歌笑语的大地,现在——
本来过着快乐幸福生活的人们现在——
3、交流感觉到可怕的词语,再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词语:一大块 黑黑的 一道道 熊熊大火 围困 到处 挣扎
就是这些词语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带给我们一幅幅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挣扎”)这情景实在太——学生表达,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害怕的心情一起读。
4、在现实生活中,有天塌的情况吗?这是作者的——板书:想象。语言夸张,充满想象这正是神话的语言特点。请同学们用声音读出那种可怕的情景来。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到这样的情景,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女娲心里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2、这一段写女娲做什么?——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不久,天火熄灭了,许多人被救了上来。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怎么补天的呢?
2、指名读3、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3、指名说说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师:你能用词语概括出来吗?教师相机板书:找石、冶炼、补天。
4、读女娲找石、冶炼、补天的句子,体会女娲精神及故事的神奇。
(1)我们先来看看女娲是怎样找石的。请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具体写女娲找石的句子画下来。
课件出示: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2):原来女娲是这样找石的,引读——当女娲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的时候,同学们,看啊,此时,她的本来整齐的头发变乱了,那是因为,读——;此时,她本来整齐干净的衣服变得破烂肮脏了,那是因为——;此时,本来精神抖擞是她变得疲惫不堪了,那是因为——。
(3)请同学们画出最能感动自己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什么,体会到什么。
抓住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时间之长,女娲心情之焦急,女娲行动之劳累。
(4)女娲找五彩石找得真——辛苦啊!虽然她头发乱了,衣服脏了,身体疲惫了,可是在我们心里,女娲是多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把这段话读一读。
(5)五彩石找齐了,她又是怎样冶炼和补天的呢?指名读。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6)读读她是如何补天的?
课件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女生齐读。
(7)女娲,大窟窿还在喷火,你不怕吗?你为什么还去补天呢?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善良、勇敢。
(8)老师也想读,请同学们为我配上动作。
老师请同学们也配上动作读一读。
(9)女娲就这么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你体会到了女娲补天怎么样?——太神奇了!这就是神话的特点,带着这种神奇。我们一起读一读!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五彩云霞图,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或许,女娲正在五彩云霞的后面,微笑地看着大家呢!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四、总结:
我和你们一样,喜欢女娲的品质,同时我还深深的羡慕女娲补天时身上的那种神奇的力量,这天边美丽的五彩云霞,引出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老师相信女娲的奉献与忘我精神精神也会鼓舞着你们慢慢成长!
五、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找一些中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31女娲补天
找石
善良 勇敢 冶炼 想象 神奇
补天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