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党课:处理好十对关系,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市委办公室主任辅导授课讲稿)

时间:2025-07-12 08:52:57
党课:处理好十对关系,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市委办公室主任辅导授课讲稿)

摘要:党课:处理好十对关系,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市委办公室主任辅导授课讲稿)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市委办公室主任辅导授课讲稿:处理好十对关系,切实提高“办事”能力

办事,就是办理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管子正世》曰:“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料事务”,就是料理、打理事情。机关人员办事,上级指示的、领导交办的、下级请示的,都属于公务活动的范畴。要办好事情,决不容易。怎么办事?笔者认为,要着重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是与非

是非,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把握是非,做事第一原则!是非,是性质、原则、根本。是非是源,其它是流。是非对了,世界就对了;是非错了,一切都错了。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正确的做事重要。把握是非,是办事最大的遵循。在大是大非上,必须旗帜鲜明。

(一)要笃定信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社会道德领域出现一些新问题。个别人认为,话理想太远,说信念太空,谈宗旨太泛。信仰源于世俗,超越世俗。信仰不是万能的,没有信仰是万万不能的。机关干部要加强理论武装,站稳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分析问题,增强党性意识、先进意识、纯洁性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牢记“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有国才有家”,不可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二)要辨别是非。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情形下,一些事情真善美假丑恶界限并不明显,给甄别是非带来了一定难度。机关干部,要记住自己的COSPLAY,对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哪些是有正有误的;对哪些是先进、哪些是落后、哪些是“双重”的;对哪些是提倡、哪些是反对、哪些是不提倡不反对的;对哪些是法规政策许可、哪些是法规政策不许可、哪些是有许可也有不许可的,都要弄明白,考虑好,辨别清。

(三)要扬善去恶。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何谓善?何谓恶?一般来说,有益于人的是善,只利于己的是恶;有益于人,就是骂人、说谎也是善;只利于己,就是敬人、仁慈也是恶。真心利人是善,假装利人是恶。善恶,就是是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机关人员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回归本性,善恶分明,抑恶扬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莫大焉”。

(四)要以民为本。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办事,为了发展、为了人民、为了和谐。在办事的各个环节,机关干部都要清楚意识到,那些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决策、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言行,皆为是;反之,皆为非。要把为民负责看得更重一些,时刻提醒是百姓的公务员,没有群众这个参照系,自己什么也不是。要打捞底层声音,回应群众需求,解决百姓难题,以个人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思与谋

办事,是机关的重要职能。办事水平,体现机关人员素质能力,办得好,说明能力强,素质高。与撰文相比,办事似乎更难,撰文,一次不行,可以修改;而办事,弄砸了,无法挽回。把难事办成、好事办好,必须思考谋划、殚精竭虑。

(一)要厘清任务。办事情,大体有“三要素”:办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工作要求成果是什么。对此,机关人员要冷静清醒,心中有数,明明白白。这是办好事的前提。在接受任务时,要聚精会神聆听机关领导安排,随时记录交办的事项,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在领受工作中,不清晰的要询问,一般不轻易发表看法。对繁杂事项,要认真梳理,提出“执行方案”,请机关领导定夺;对简单任务,要加以“发挥”,让领导认可;对难度大的事,不要提否定意见,可以在领导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加以丰富完善。

(二)要深钻细研。百闻不如一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办理权。办事,机关人员要首先做一个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身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摸清底细,了解情况,拿出有分析、有建议、有见地的意见。办好事情的标志:科学性,周密严实,不留“空”字;可行性,符合实际,清晰明确,不留“难”字;适用性,符合政策,规定和群众利益,不留“患”字。

(三)要筹划战略。在接受任务后,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制订战略,是最要紧的。无论啥事,有无把握,怎么推进,都要根据安排,思考判断,想一想办的是什么样性质的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形的事情?想一想是常规的事,还是突发的事?想一想任务与平时的工作有哪些异同?这些,都要在自己的脑海里过滤一遍,然后根据实际,借鉴以往做法,参照别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坚持利利相交取于大、利弊相交取于利、弊弊相交取于小的原则,严谨提出目标、战略、思路、制度。

(四)要明细举措。措施,是把战略变成现实的手段,是解决问题的“桥”和“船”,决定着速度、进度、效果。要准确把握领导意图,认真思考,仔细求证,详细研究,对事情究竟怎么办理,包括举措、细节、事项、效果,都一一勾画好。有些事情是难以预测,有的潜在因素一时发现不了,有时正常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数据不要太精确,效果不要订太高,要留有余地。在办事过程中,一定要想一想是不是符合政策规定要求,是不是达到时限要求,有木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有木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明察眼前的事物,觉察近处的事物,洞察远处的事物,办事才有坚实基础!

三、大与小

大小,是相对而言的。一事当前,以为是小事,没有去做,又出现另一个事,觉得还有大事,就轻易放弃,周而复始,结果只能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在大小上,稀里糊涂,办砸了锅。这是极为错误的。

(一)要大事着眼。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曰大局之大,胸有大局,胸怀大局;二曰全局之大,一个地方、一个领域的事对全国意味着什么,一件事、一些事放在全局意味着什么?机关工作人员,要拥有开放的理念、宽阔的视野、大气的作为,谙熟大事,把握大事,着眼大事,做实工作,破解难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公平正义保障、收入分配改革、环境恶化扭转、食品安全监管、教育质量提升、养老难题破解、道德失范治理、铺张浪费治理、干部作风改进,都是大事,要认真研判、回答、解决好。

(二)要小事着手。无小不成大。小事是大事的基石。小事做不来,把大事办好,那是一厢情愿。耐心做好小事,才能干出大事。哪怕别人不屑一顾的杂事琐事,或者毫无意义的事,机关干部,也要做得津津有味。比如,值班轮班、会议通知、座签摆放、后勤接待、打水扫地,说起来都是小事。不过,稍有不慎,就会捅漏子、惹麻烦、成大事。一旦有机会做事,无论大与小,都不慌不乱,缜密思维,胸有成竹,考虑周全,周到安排,措施 ……此处隐藏3923个字……做事使用力气。办事,必须讲究策与术。

(一)要严格规范。机关层次多,办事广泛复杂,一般要依照规章制度进行。譬如请示事项,如果请示范围广了,干扰领导;该请示没请示,带来麻烦;颠倒了请示程序,极其被动。办事时,向领导请示工作事项,如果不十分紧急,要选择合适时机;要遵照自下而上、逐级请示的原则,不失职,不越级,不扩大,不缩小;请示终了,要把最高领导决定的意见,反馈给有关同志。再如,给领导提建议时,要有分析、有依据、有办法,以赢得领导的支持。当领导不同意时,要立马改变思路,按领导意图再定新方案,迅速修改好,不固执己见。

(二)要选对形式。一般说来有四种:口头请办,面见领导,口述事项,听取领导指示;卡片请办,将工作内容填入请示报告卡,面送领导,立等批示;电话请办,通过电话电报,向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领导当时指示或回电指示;文书请办,将请办事项写成正式请示,逐级呈送,等候批复。机关人员在领导身边工作,办理短、平、快的事项,多用口头请办。因为,口头请办效率高,速度快,可以直接接受领导询问,对建议内容当面补充或修正,有利于领导及时把情况搞清楚。

(三)要镇定从容。当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事项时,机关人员难免紧张、着急;经历浅、上岗时间短的同志,也会产生胆怯心理。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同志会手忙脚乱,思维、说话没有条理,甚至乱中出错。因此,必须沉住气,有意识地把说话或行为,放慢一些,稳定情绪,自然放松,而后按程序稳妥、有秩序的工作。要把要点列出来,然后构思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渐行渐远。使用口头或卡片方式时,要把方案准备好,陈述时,惜话如金,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简洁。

(四)要掌控艺术。把握“一个阶段只有一个重点”的原则,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认真抓、过细抓,实实在在抓出成效。注重做好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或用别人没用过的方法做事,通过进行有创意的非常规工作,带动常规的正常性工作开展,奋力开拓新局面。坚持实事与虚事相结合、有为与无为相统一,把更多的实事、有为之事推进下去,同时,腾出更多精力,认认真真做好虚事、无为之事,以虚保实,有无位带有为。事是睡着的冰,人是成事的火。在火的熏蒸下,冰则会徐徐升腾!

九、胆与识

简言之,识就是知识、辨识、见识;胆就是胆气、胆量、胆略。办事情,既需要胆,也需要识。胆与识互为因果。实践证明,做任何事情,有胆有识才有作为。

(一)要晓知胆识。胆与识的认知,是特别重要的问题。识是胆的基础,没有识,就不可能有胆量和勇气。胆是识的核心,没有胆,识再多优柔寡断也难成功。胆与识互为因果,识得精透,胆才增大。“艺高人胆大”。对于机关干部而言,胆体现为办事的勇气决心,识体现为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胆无识,常常缺乏思考,胡乱拍板,不顾实际,蛮干一气;有识无胆,虽然分析准确,思考周全,考虑极细,容易犹豫不决。靠识壮胆,靠胆增识,缺一不可。

(二)要有胆有识。要想成功,胆与识是关键。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的确是!不过,此言只对一半。即使做好了准备,而没有胆量接受,又有什么用!敢于挑战,勇敢向前,才会得到机遇垂青。要让大家认可自己,就必须敢于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有了胆量,也不意味着就成功。因为胆量,只是勇气;怎样把握机遇,还要靠识。在没有足够见识的情况下,去做一件事,胆再大也难成。胆识,常常被人们连在一块儿讲,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办成大事,胆与识,一样都不能缺。

(三)要负起责任。胆识,不仅表现为一种能力,更表现为一种责任。责任是一盏明灯、是一座天平、是一片沃土。同样问题、同样条件,有人干的好,有人干的差,是素质、能力问题,更是态度、责任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有些问题是暂时性的,有些问题是长远性的,要强化责任,追根溯源,寻求答案。不管事情再多再杂,机关干部要对自己负什么责、怎样负责,常在脑中转,多在心中留,能吃亏,去功利,该请示的多汇报,该决断的敢拍板,该推进的不迟疑,该负责的要担当。

(四)要敢于亮剑。在处理事务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当今时代,人生社会、做人做事的风景线,一般是荆棘与鲜花、掌声与轻视并存。要围绕发展,以更大勇气更大气魄,锐意创新,敢作敢为,敢啃硬骨头,敢涉三峡险,大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面对工作鼎力而为,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不担心丢份儿,不畏惧得罪人,不回避矛盾,不惧怕麻烦,跑断腿,磨破嘴,饿扁肚子,脚长茧子,努力把担负的事情办好,在艰苦中百炼成钢。做事,就跟打扑克牌一样,拿到好牌的人,不一定赢;拿到差牌的人,也不一定输。做事的牌局,需要胆量,需要见识,需要胆识!

十、说与做

口若悬河,口吐莲花,当然好。然而,说得再好,没行动,一切都是零。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机器猫、钢铁侠、超人型的做事方式,才受大家欢迎。

(一)要边说边做。说是为了找思路、寻帮助、求路径;做是为了有进展、见成效、上台阶。说是为了做好,做要以说为准。说和做是办事的两条腿,不能金鸡独立,也不能半瘸半拐。民谚云:光说不练假把式。“练”就是做。想法有了,做不到,这是执行不力,就是说了没做。一定要既练又说,且说且做,说与做链接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说了算,定了干,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面上突破,点上出彩,一个药方治一种病,在说与做的融合中,把机关的工作、交办的事项、岗位的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少说多做。埋怨黑暗,不如点亮蜡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关工作,清贫,但繁忙;单调,但充实;重要,但平凡。坐着不动,永远做不成事业。少说一句话,敬业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自动、积极、务实,是正确选择。自动,主动想工作,主动干事情,主动解难题;积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责任在此,不容推脱;务实,细心用心,现在行动,马上去做,立竿见影。“千淘万滤还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啊。

(三)要不说也做。说和做是辩证统一的。有时又说又做,有时不说也做。从事机关工作,要谦虚内敛,厚德载物,豁达平和,顾全大局,低调行事,内心强大,努力办成办好,为大家带来一丝温暖。要深入推行无为问责、效能提升、行风测评、制度落实制度,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不怕事情难,就怕不耐烦。对基层、群众、投资者的事,要不推不等,力求态度好、程序少、方式快、水平高、成本低。有益于百姓的事,即使做着都不说,也不让别人知道。待正果修成,办事圆满后再说,或仍是一言不发,留给他人评说。这才最值得尊敬。

(四)要说好做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说到点子上,入木三分;做,做到实在处,圆满周全。把说与做融合起来,才是真水平。机关干部,要认清新形势,牢记新使命,实践新要求,对照中央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俯下身,弯下腰,沉到底,接地气,做水滴石穿的事情,做集腋成裘的事情,做持之以恒的事情,说到做到,说好做好。用“说”认识事情,让“做”完成事情。涓涓溪流水,汇成大江河!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党课:处理好十对关系,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市委办公室主任辅导授课讲稿)范文。

《党课:处理好十对关系,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市委办公室主任辅导授课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