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区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4-11-11 16:23:11
区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本文共7644字]

编辑:区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区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区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的报告根据安排,现将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3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7.3亿元,同比增长3%。

(二)新型城镇化工作。

第一,以要素保障为核心,不断优化城镇发展格局。

一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上报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查;全区18个乡(镇、街道),除纳入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编制范围的以外,其余13个乡(镇、街道),有1个乡镇形成规划初步成果(龙河镇)、3个乡镇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郎岱镇、岩脚镇、木岗镇),其余9个乡(镇)正在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目前已形成规划初步成果。二是持续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推进成片开发方案修编,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结合区批而未供土地现状,制作招商引资地图,加快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截至目前,已挂牌出让7宗土地,面积370.42亩,出让价款24247万元;正在挂牌8宗土地,面积128.54亩,出让价款预计11008万元;已划拨土地3宗,划拨面积1262.85亩。三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支持。通过“纵向争、横向招、内部聚”等各种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加大对项目的投入支持力度。今年以来,获得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城镇燃气管网改造、雨污管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化建设补助资金1.21亿元;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预计到年底支持我区新型城镇化项目10个,项目签约金额预计达13亿元,本年度预计放款金额达5亿元。

第二,以基础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城镇承载功能。

一是坚持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以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和以燃气、给排水管网为主的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四改”为载体的城市更新行动,2023年棚户区改造任务数为2722户,现已完成26户,剩余2696户正在有序推进;改造老旧小区5个、背街小巷20条,改造地下管网共62公里,建设5G基站644个,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500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97%。二是坚持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优化全区中小学布局,2023年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6个,预计可增加学位1620个。义务教育阶段改扩建项目4个,预计可增加学位1200个。普通高中改扩建项目1个,预计可增加学位1000个;加快推进区医疗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制定印发《区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岩脚镇县域医疗次中心;不断推进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质改造完成团结路社区、九龙社区等2个嵌入式养老机构,打造银壶社区、塔山社区2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区养老床位804张,护理型床位442张,护理型床位占比54.9%;制定《区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特区妇幼保健院申请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单位;申报3人制篮球场或健身路径3个。三是坚持强化城镇治理。以全省统一的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为载体,接入了1个县级、18个乡镇(街道)级、253个村(居)级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站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将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贵州政务服务网,事项要素及事项办理全部目录化、清单化向公众公开,全程网办率达83%。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全区18个乡(镇、街道)共划分网格1463个,配备网格员1463名,全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中心城区九龙、银壶、塔山3个街道划分网格300个,配备专职网格员134名,专职网格员配备率44.67%,网格员运用“平安贵州”APP办理矛盾纠纷800余件。

第三,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不断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一是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项目建设,突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六大产业链条强化招商,加快推进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六枝经济开发区打造100亿级园区。2023年成功签约六枝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六枝经济开发区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12万吨每年高活性氢氧化钙项目等7个项目,签约资金11.15亿元、到位资金28.75亿元(含续建项目到位资金);新增就业520人。预计到12月底,累计外出招商25次,成功签约项目10个,签约资金20亿元、到位资金30亿元;新增就业600人。二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力加强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入库,我区目前已完成3户,力争全年完成11户以上;2023年新增二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任务数3户,目前3家企业资质升级已完成;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专精特新”认定,目前已成功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9户、成功认定“专精特新”企业5户。2023年以来,净增市场主体7415户,同比增长36.48%,完成率92.69%。

三是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做好就业民生保障工作,2023年我区城镇新增就业预计完成9252人;以县为单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82.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37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预计完成5500人。

第四,以共同繁荣为目标,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严格执行落户“零门槛”政策,积极宣传引导进城务工、经商、购房、投靠亲属的农村群众落户城镇。全力争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资金,今年我区获得省级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资金1773万元。二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特岗计划”,印发《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887人,在公办学校就读人数887人,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100%;持续开展村医轮训,选派基层骨干医师参加省级培训,不断增强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式养老,目前全区有5个区域中心敬老院面向农村社会开放,提供普惠型非盈利养老服务;大力推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墨香暖民心·新春送祝福”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指导乡 ……此处隐藏2903个字……督查检查,彻底整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问题,促进储备粮油安全管理,全年整改消号问题35个,目前现半年粮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演练尚未开展,行业主管局已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在本年度11底前完成。四是加快项目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区综合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设,一期包括平房仓21753.25㎡,设计储备仓容3.6万吨、大米加工车间4288㎡(100吨/日加工)、机修器材库2365.46㎡、业务用房128㎡、货车停车位42个、小车停车位62个、装饰工程、基础降水及护坡、给排水(含中水)、通风空调、电气照明、弱电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室外工程及市政工程、场地绿化、智能化仓储及物流信息系统等;二期包括发油棚60㎡、油泵房60㎡、油罐区628㎡,储油量2000T、配套用房3911.32㎡等建设内容完工验收,我区以此库点申请2023年省级储备粮代储库点也已初步通过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现场审核组一行审核通过,达到投入使用条件。

(六)节能双碳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两高”项目联评联审机制。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两高”重点项目联评联审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严格执行“两高”重点项目联评联审工作机制,对未开展联评联审工作的“两高”项目,不予备案,不予开工建设。2023年以来,我区向市“两高”重点项目联评联审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两高”项目共计2个,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以上2个项目均通过市“两高”重点项目联评联审工作领导小组审查,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二是严格执行节能报备及审查制度。一是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黔发改环资〔2017〕1148号)及《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黔发改环资〔2023〕591号)相关要求,我区严格落实用能管理制度,推进能源节约,防治能源浪费。2023年以来,共计上报省、市发展改革委节能审查项目3个,分别为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0.50万吨标准煤(当量值)、46.52万吨标准煤(等价值);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7.89万吨标准煤(当量值)、52.83万吨标准煤(等价值);贵州予知新材料有限公司12万吨/年高活性氢氧化钙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475吨标准煤(当量值)、6642.76吨标准煤(等价值)。三是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黔发改环资〔2023〕591号)相关要求,针对年综合能源消费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不足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其采取节能报备制度,对于新审批(备案、核准)的项目,要求项目业主(企业)填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备表,以此掌握我区新建项目能耗情况,防止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四是严格执行“两高”项目调度机制。每季度做好“十四五”期间拟投产达产项目及存量“两高”项目调度,截至目前,在“十四五”期间拟投产达产项目方面,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及六枝磷酸铁锂项目(一期)产品单耗数值分别为109.69kgce/t、511.23kgce/t,均达到先进值;存量“两高”项目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福能电厂综合能耗为58.98万吨标准煤(当量值)、138.41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六矿瑞安水泥厂综合能耗为7.34万吨标准煤(当量值)、9.74万吨标准煤(等价值)。

(七)其它工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诚信体系建设、价格监测等工作有序推进。

在经济持续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情况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主要有:一是投资项目剩余空间有限,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困难重重;二是重大项目投资空间不足;全区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二、2024工作打算

(一)创新思路抓谋划。项目谋划的关键是质量,核心是能争取资金。一是紧扣政策。聚焦“四新”“四化”和我区发展需求,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四化”基金投向以及银行放贷方向谋划项目,不求大求全,而是与项目实现功能、争取到资金相匹配。二是突出效益。提高投资有效性才能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市场化的眼光来谋划“四化”项目,以能引进民间投资、撬动市场化资金来论谋划的成效。尤其是“三改”项目谋划方面,坚持区域思想,将效益好与纯公益的建设内容结合起来,做到“肥瘦结合”。

(二)突出重点抓前期。没有项目的前期工作就没有项目的落地。一是针对谋划出来的项目,督导各项目业主选出重点项目,梯次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谋划项目的30%能达到可研深度。对于争取资金重点项目,组织成立项目前期手续推进专班,由发改、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选派专人组成,帮助项目业主完善规划、用地、环评、可研、初设、招投标、施工许可证等手续。二是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对于争取到各类资金的项目优先安排前期费,督促各项目业主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推动谋划储备项目能申报、能落地。

(三)规范管理推项目。目前债务风险高,各部门、平台公司需要在强力约束下去抓发展。对于新建项目,督导相关部门针对投资的必要性、后续资金来源、收益融资平衡进行充分论证,建设资金未落实、前期手续未完善的慎重开工。对于在建项目,做好资金保障,加快建设,避免成为“半拉子”工程。对于完工项目,督导项目业主抓紧竣工验收,抓好“投转固”工作,盘清家底,盘活经营性资产,发挥投资效益,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四)紧盯目标抓建设。一是尽快开工新建项目。争取专项基金支持,推动豆制品产业园、特盈有机玻璃ACR项目、中商物流车制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一期、特区第二人民医院、六枝河生态补水项目等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二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加快润田优品、翡翠悦府、碧桂园等商品房项目和综合仓储物流、市二医改扩建、塔山棚改、竹林脚水库、体育馆等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投资额。三是多方筹集资金。协同有关部门部门加大跑省跑市力度,将重点推荐项目一一向省市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汇报,注重信息收集,关注资金安排,争取获得更多支持。同时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四化”项目积极推介给各银行,对银行感兴趣的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按银行要求完善相关资料,全力争取银行贷款支持。

(六)提升服务抓招商。当前,政府债务重,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新基建投资比重,唯有招商引资。一是联合各行业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政策落实难、审批办事难、用地用工难、投资融资难等问题,确保民间投资占比稳步上升;二是全力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放大撬动作用,更加注重运用产业投资基金等市场化办法推动项目建设,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风险,增加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区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范文。

《区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本文共764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